文 | 来源·湖南车市 湖南车市
2011年4月8日第八代索纳塔上市,北京现代常务副总李峰立下月销过万的军令状,如此信心引起媒介一片哗然。当年9月,第八代索纳塔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哗然已成喝彩。伴随北京现代跨入“300万辆俱乐部”,跨时代的第八代索纳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顺利进军中高级车市。持续提升的销售曲线说明,偶然或是奇迹都不能解释第八代索纳塔的成功。
9年狂奔 北京现代“富”后思“贵”
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跻身“300万辆俱乐部”的第一次飞跃,2002年成立的北京现代仅用了9年时间。这9年的传奇发展为北京现代赢得了“现代速度”的美誉。
北京现代2002-2010年产销量图(单位:万辆)
形象地说,“现代速度”是一个45度的仰角。沿着这个向上的角度,北京现代在9年中产销量持续提升,加上“300万辆俱乐部”、国内排行第四等诸多荣誉积累,如今的北京现代已成为市场的大户、富户。
45度爬坡式的强劲增长动力从何而来?9年过后答案已经揭晓,品质是“现代速度”的“核动力”。北京现代以品质立身,信奉每一辆车都是北京现代品牌的代言人,依靠高性价比和稳定质量在A0、A级、SUV市场创下了良好口碑,赢得市场的认同和尊重。“伊悦组合”长期位居A级车销量榜单榜首,瑞纳在A0级市场被称为销售王,ix35在SUV市场成为新霸主,“现代品质”同样给力。
“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为北京现代迅速打下了富丽的江山,但盛名之下也有负累,那就是消费者很容易只认其“富”,而忽略其“贵”。实际上,北京现代在逐渐“富”起来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实现“贵”的升华。
这一探索以产品结构的丰富为起点,从最初的伊兰特单闯天下到后来称雄江湖的“伊悦”组合,再到瑞纳、雅绅特及ix35的“全面开花”,北京现代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从速度与品质到品牌与服务转变的趋势。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突破尚未涉足又十分重要的中高级市场,便顺其自然提上了北京现代的战略日程。因为只有真正跻身中高级主流,从而实现品牌的提升,才能算是真正的由“富”而“贵”。
2011年4月8日,北京现代倾力推出第八代索纳塔,剑指中高级市场,打开了企业“二次飞跃”战略突破口,助推品牌华丽转身。上市半年后,第八代索纳塔产销过万,成功跻身中高级主流市场。
实际上,中国的中高级车市竞争早已白热化。2011年,在市场增长幅度放缓、通胀摊薄中低价位车型利润、部分一线城市限购等因素的合力下,中高级车市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阵地。
此时,北京现代再次展示了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第八代索纳塔孕育而生,投身中高级车市的群雄混战。这一战,不仅关乎北京现代能否突破中高级市场已有格局,继续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更是关乎北京现代“二次飞跃”战略的成败。
月产销过万 第八代索纳塔跻身中高级车新主流
成败系于一身,第八代索纳塔能堪当如此重任吗?北京现代对于第八代索纳塔的投入几乎是“毕其功于一役”。
上市中国以前,第八代索纳塔在北美市场就已取得了巨大成功。登陆中国后,它增加了更高端的配置,注入更潮流的设计,再加上领先业界的保修政策支持,第八代索纳塔系上了多重成功保险。
市场也又一次证明了“真金不怕火炼”。第八代索纳塔自4月份上市以来,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销售转冷的形势下,连续数月销量超过6千,至9月更是破万,越过中高级主流门槛,成为市场上的新主流。
市场不是赌局,参考企业、产品、营销等各方面的准备,第八代索纳塔的成功更不是偶然。简单概括,北京现代用“三加”将第八代索纳塔打造成一款动人的中高级精品。首先是品质“加量”:中国市场的第八代索纳塔高于北美款配置,在国内同级车型中也是科技智能的代表。其次是营销“加热”:推出大手笔的“原值回购”置换、大幅让利等激励市场的推广活动。最后是服务“加新”:首次在国内推出“五年10万公里”的售后服务政策。这些都使得第八代索纳在强手如林的中高级车市场迅速脱颖而出,数月即取得破万的成绩。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