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南方都市报 湖南车市

  庞大集团资金很充裕吗?事实上,从今年10月份开始,上市不足半年的庞大集团已露出资金紧张的端倪。

  “5年前我就去了瑞典,金融危机刚开始的时候,我又想去买(萨博),没有谈成,这次总算有了突破。”上周二,在与萨博汽车母公司瑞典汽车达成以1亿欧元收购萨博汽车百分百股权的谅解备忘录后,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发出感慨“我比李书福可能还先到瑞典!”

  历经3年时间,与庞青年同为浙江老乡的李书福如愿将沃尔沃纳入囊中。但庞青年却出师不利,尤其是今年7月份双方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后合作项目仍然生出跌宕起伏,足以让庞青年唏嘘不已。

  近两天,业界已无庞青年与庞大集团庞庆华这对“双庞”组合收购萨博的最新消息。平静之下,该项目的运转仍在飞驰,瑞典汽车和萨博管理层正积极斡旋取得瑞典政府、欧洲投资银行及萨博原母公司通用汽车的肯首;而青年汽车和庞大集团,则奔走于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以便获得项目放行。

  上周,庞青年信心满怀表示“我百分之百肯定,(收购萨博)会得到发改委批准。”

  但是,1亿欧元收购萨博之后,“双庞”向萨博承诺的未来五六年内22亿欧元的投资从何而来?如何彻底扭转萨博经营颓势恢复盈利?萨博产销逐步恢复后中国市场如何开拓?国产选址落定何处?这些问题都将考验“双庞”的萨博之旅。

  审批

  工信部“原则上”支持,发改委仍不明确

  上周,庞大集团发布公告强调,“各方将于11月15日当日或之前签署股份购买协议”,而“除非各方达成其他书面协议,《备忘录》将自动于11月15日终止。”据悉,青年汽车、庞大集团和瑞典汽车10月28日签署的收购萨博百分百股权各方谅解备忘录并无法律效力,将以本月15日(含)为最后期限。

  如果此日期之前各方无法签署书面交易协议,备忘录将自动失效。此前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向萨博7000万欧元的投入,也依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上周,国内汽车行业重要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对于“双庞”收购萨博首次表达了支持。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被媒体问到是否支持青年汽车和庞大集团收购萨博时表示,“我们原则上支持。”这也是国内汽车行业主管部门首次对青年和庞大收购萨博的公开表态。

  但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会否与瑞典汽车签署收购萨博股权协议,更重要的还是要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准。尽管此前庞青年表示,中国和瑞典两国政府均深入参与了允许青年汽车和庞大集团收购萨博汽车的谈判,但截至上周五下午,“双庞”收购萨博是否会获得发改委批准仍无任何消息。

  按项目流程,如果该项目无法获得发改委立项批准,无论是后面的收购投资还是国产投产,都将无从谈起。

  上周,有关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由于技术和品牌上的差距,发改委对国内企业收购海外厂家提升技术和品牌原则上是支持的,青年和庞大收购萨博如果拿不到发改委批复文件,很难说就一定成行!”

  资金

  22亿欧元中长期投资从何而来?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随时待命?

  在萨博汽车的债权人大会上,一众债权人在屡次威胁要将萨博送入破产深渊之后,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全票通过了萨博重组方案。而债权人态度“逆转”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看到了双庞承诺的大规模融资。

  在萨博重组计划中,瑞典汽车表示,首先中方企业将向萨博提供5000千万欧元过桥贷款,供萨博支付拖欠员工薪资并完成重组。同时,2012至2013年,青年汽车与庞大集团将为萨博注入6.1亿欧元(合55亿人民币),用于继续清偿债务、恢复生产及维持运行。而庞庆华还表示,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在未来5到6年之间,还将总计向萨博投资22亿欧元。

  22亿欧元是什么概念?大约相当于200亿元人民币!当然,这22亿欧元是中长期投入而非短期一下子投入。但即使是未来两年承诺向萨博投入的6.1亿欧元约合55亿人民币资金,都会给青年和庞大构成巨大的资金压力。

  若收购成功,今后青年汽车将持有萨博60%的股份,剩余40%由庞大集团持有。显然,未来向萨博的投资青年汽车也会分摊更多,承担的压力也会更大。此前,庞青年曾表示,“萨博合资项目,我可以拿十几个亿来做,但如果需要几十上百亿,我就不敢了!”但如果真要向萨博投入200亿,青年汽车负担的资金显然已过百亿大关。

  而目前,青年汽车出面收购萨博汽车的主体,乃是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资料显示,青年莲花注册资本260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汽车生产,今年二季度投产,目前主要的产品为青年莲花汽车,最近一年净资产为2.56亿元,净利润仅为80万元。当然,青年莲花的母公司浙江青年乘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可提供更充裕的资金保障,但对于近年来四处扩张的青年集团来说,如何在未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投入萨博的中长期发展,显然也让人观望。

  庞大集团资金就很充裕吗?其实不然。事实上,从今年10月份开始,上市不足半年的庞大集团就已露出资金紧张的端倪。其上市募集的60.4亿元人民币在网点建设、补充资本金、银行还贷之后,已经消耗殆尽。10月14日,证监会又批准了庞大集团发行38亿元债券。未来,庞大集团今年上市以来在全国各地大肆扩张收购的众多汽车品牌4S店,以及其独资筹建的双龙汽车销售公司,都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而青年汽车和庞大集团收购萨博及今后运营的资金来源,至今为止无任何地方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浮出水面愿意“买单”。而当初吉利收购沃尔沃,则是从收购和运营资金上多方准备,最终大庆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其提供30亿元,上海嘉定开发区和嘉定国资提供10亿元,建行伦敦分行提供了2亿美元。

  扭亏

  产品线短,海外市场薄弱,2014年真的能赢利?

  并入通用汽车的十几年中,萨博基本连年亏损。而在去年被瑞典汽车接手之后,萨博更是“一泻千里”,不仅工厂持续数月产销停顿,品牌形象也大受影响。

  在萨博重组计划中,“双庞”表示,将扭转萨博汽车的颓势,2014年之前使其实现盈利。重组计划甚至还预期,萨博明年的总销量在3.5至5.5万辆之间,2013年在7.5到8.5万辆,之后销量逐步上升,到2016年将达到18 .5到20.5万辆,较萨博2000年代中期巅峰年份销量增长50%以上。

  庞青年曾表示,“我们做了分析,萨博年产销8万辆保本,高于此数即盈利!”但庞的这番话,可能让萨博原母公司通用汽车大笑———“曾经我们十几万辆的全球销量都没有赢利,你说8万辆就能赚钱?”

  就像李书福认识到沃尔沃的短板就是产品线太短一样,庞青年显然也认识到了萨博之所以几年业绩不断下滑除了此前母公司的“折腾”之外,产品线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汽车厂家中,的确,很难想像还有像萨博这样靠9-3和9-5两款几乎销售了十来年的“老车”而不断“缝缝补补”维系生计的公司。

  所以,快速扩张萨博产品线,也是“双庞‘为萨博开出的重组“药方”。庞青年表示,在萨博现有的新9-3、新9-5和9-4X之外,萨博还将开发9-1、9-6X及9-7等新车型,以全面从产品上向宝马和奥迪等这些豪华品牌靠拢!

  但谈规划、嘴上说很容易,要想真正做到却又是何其之难!过去两年中,萨博新9-3、新9-5已先后在部分市场上市,也做好了全球开拓的准备,9-4X也只待出阁,但由于停产、重组保护等事件的影响,萨博正常经营几乎被完全中断达数月之久。在此期间,萨博的“元气”和品牌影响已大受伤害。这样,即使在“双庞”的重金扶持之下,萨博恢复生产正常运营,市场对这个品牌的认可度到底还有多大,也仍值得观望。

  在“双庞”为萨博重组设计的方案中,中国始终是重要一环。不仅未来一两年萨博的产销恢复冀望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市场,其未来20万辆左右的顶峰销量,更是决定于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以及国产项目能否顺利推进。

  萨博品牌一定会在中国市场成功吗?也许庞青年会从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取得“灵感”———沃尔沃不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吗?但问题是,萨博品牌今后在中国市场的遭遇,绝对不类似于沃尔沃这两年的状况。因为,沃尔沃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品牌影响力相对萨博要好得多的品牌,而且在中国车市快速成长的至少最近5、6年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在同步快速增长,品牌形象的塑造也在大力提升!

  反观萨博,最近数年来在中国的销量从来就没有超过1000辆。去年以来至今年销量更是从200多辆跌至几十辆。别的品牌不断做大发展的同时,某些品牌在不断被“边缘化”,描述的大抵就是类似萨博这样的品牌。

  而至于萨博的国产,什么时候?在哪里生产?在青年汽车的浙江萧山生产还是庞大一度中意的天津生产?时机和地址的选择,无疑都会影响萨博在中国市场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