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网易汽车 湖南车市

      路透社昨日刊登的一篇题为《国际车商推低端产品 中国本土品牌危在旦夕》报道再次刺痛了本土自主汽车品牌。

      报道称,中国的汽车市场长期被本土和外资一分为二,通过服务不同的消费者,两者都能在中国得以生存。在过去十年,全球厂商将目标瞄准更富裕的精英人士,而奇瑞、吉利、比亚迪等本土品牌则迎合手头不那麽阔绰的消费者。现如今,这两大阵营在很多领域都有冲撞。因为通用汽车等外资厂商开始推低端产品进军国内汽车厂商的地盘:那些刚刚有能力首次购车的消费者。

      今年的北京车展,本土品牌推出了多款颇具竞争力的车型,不管是动力系统还是车身内外饰都有了长足进步。但碍于品牌认知度低和溢价能力弱,这样的产品在短期内并不能真正改变现实困境,而在本土品牌缓慢成长的间隙,外资品牌以低价产品嵌入这个市场区间,无疑再度增加了本土品牌的生存压力。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丰田中国的一位高管就曾放言,将针对中国市场开发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小型车,虽然今年早些时候丰田汽车的CEO丰田章男对外宣称丰田无意为促进新兴市场汽车销量而开发过于廉价的车型,公司仍将重点放在消费者所期待的车辆稳定性方面。但是出于丰田对中国市场的觊觎,产品线的下探对丰田而言只是时机问题。目前丰田在在印度市场的Etios系列车型价格已经低于8000美元(约50000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大众汽车董事会一位名为乌尔里奇·哈肯伯格的成员近期也向媒体透露,大众汽车将面向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市场创立新品牌,以开发一系列低成本车型,而新车的基准价格将在5000欧元档次(接近40000元人民币)。据其称,大众内部就此已经达成一致,将针对各区域市场使用相应的专家人才,改进产品发布,“在印度我们生产捷达和本土化的Polo,价格只有7000欧元(不到60000元人民币)。而在中国我们计划投产一款价格更为低廉的车型。”

      中国汽车市场井喷的这十年间,虽然市场大环境对本土品牌而言并不十分有利,但凭借低价优势尚能在4~6万元的中低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不过随着上游中端和中高端市场竞争形势不断加剧,为了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或进一步攻城略地,外资品牌开始真正有了往下掠食的野心。2010年,上海通用新赛欧作为第一款打入6万元区间的低端市场的外资车型,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此举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丰田、大众等在内的竞争对手的重视,他们的跟进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谁不想对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下通吃?

      路透援引的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3月底,本土品牌占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为27.8%,这已经是自2010年年底达到的历史高点30.9%下滑了约三个百分点。

      持续不断的市场份额下滑,对本土品牌来说,是一个大利空。当然,这也会加快本土品牌阵营内部的洗牌进程,只是我们不知道,洗牌过后留下的本土品牌,是否还具备面对各大外资品牌不断蚕食市场份额的竞争实力。

      这一点,不仅是当事本土品牌要反思以谋破局之法,政府主管部门也理应出谋划策以避免本土品牌将来可能面对的全军覆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