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湖南车市

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体系能力的新考验
安铁成 一汽-大众总经理
 

      今年49岁的安铁成,掌管一汽-大众这家领跑中国车市的合资企业已经6年有余,由于此前担任过一汽集团规划部部长,安铁成戏称自己“很擅长做规划”。

      在为数不多的几次跟媒体面对面交流过程中,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铁成总会选择系红色领带,这个在中国被认为是幸运的颜色的确给一汽-大众带来了新的运气。

      为了摆脱2005年亏损的窘境,他刚一上任便为一汽-大众“规划”了一条强化体系能力的上行轨道。从6年前产能大量放空到现在的产能吃紧,不断攀升的销量足以证明这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3年前,安铁成代表一汽-大众在大众汽车“南方战略”的版图上重重落下一枚棋子,随后,安铁成布局成都、佛山,将一汽-大众2013年的产能规划提升到165万辆,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大众、奥迪两个品牌产能不足的压力,同时也给引进更多全球同步开发的新车型提供了本土化生产的空间。

      如何带领进入第二个百万辆销量规模的一汽-大众,安铁成迎来了新的挑战,也有了不少新的思索。

      记者:2006年您到的一汽-大众,6年来您感觉这个合资公司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安铁成:我还记得2006年1月1日到一汽-大众的时候,董事会给我很明确的“三大目标”指令:第一个就是体系能力要强化,要形成面向未来的能力;第二要把已经规划好的长春的两个工厂的产能充分释放;第三,为一汽-大众做一个未来的规划。

      到现在6年过去了,感慨很多,一汽-大众由小变大,但未来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大向做强的转变。现在已经有了小小的变化,比如我们开发部门,过去叫PE,什么叫PE?就是产品工程部,更多是对引进车型国产化零件的认可实验和整车的验证。现在这个部门变成“TE”,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概念、虚拟到工程设计,零部件验证、实验,整车开发和最后认可这样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

      记者:一汽-大众奥迪品牌的优势是全价值链本土化,但是奥迪总部方面对中国市场的支持、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如两个竞争对手。今后在这方面会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安铁成:这个问题我举两个例子,第一,我记得当年安世豪离开中国的时候,他说我们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当很多的合资企业,都在讨论谁说了算的时候,奥迪和一汽两个合作伙伴,不仅把今天做好,把未来都规划好了,也就是说,这些年奥迪的成功更多体现了一汽和奥迪两个公司的合作成功。

      第二个例子,很多奥迪德国公司的人都会说,长春是奥迪的第二故乡,从前年开始,奥迪的董事成员每季度都会到中国与一汽-大众和一汽集团的股东共同开专题研讨会,讨论今天和未来,基本是每三到四个月一次,我觉得这表明了奥迪总部的态度和决心。

      记者:关于成本的问题,新A6L采用了包括铝制工艺、全系标配自动启停系统等新技术,成本会增加多少?

      安铁成:至于铝制车身的成本,肯定要高于普通钢板,但是我想靠一汽-大众这些年生产批量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有效的零部件供应商成本的优化,完全可以控制在成本目标之内。

      记者:这次铝制的车身实现全工序的国产,相应的技术接下来还会应用在哪些车型上面?

      安铁成:全价值链本土化是我们成功的一个秘籍,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双方在合作信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能力。我们在未来后续的很多车型上还有很多这种铝制零件的应用和铝制工艺的不断开发,比如说下一步奥迪Q5,以及其他车型。

      记者:中国用户的需求与几年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安铁成:用户越来越年轻,如何能使这些年轻人的想法真正融入到我们设计元素当中,是一个很大挑战。从我们奥迪A1就能够看到,出风口有很多的白颜色,仪表板也增加了很多白颜色,就像iPad这些元素。这是当年我们在A1原型车的基础上,和德国的开发部门共同定义的。年轻人喜欢的是什么?不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去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