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搜狐博客 吴琼
当实体经济沦为银行打工仔后,汽车企业、中国车主及其他企业还被另一个大家伙绑架了。他就是石化行业。
在垄断油企们“亏损”喊闹声中。我们依稀听到了另一个声音——中国成品油价最终将奔向10元大关。推动中国油价上涨的,或者不是未来国际原油涨价,而是中国改变了游戏规划。
垄断油企如愿 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再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28日表示,今年要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缩短调价周期,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的透明度。
这是垄断油企们一直努力的结果。他们的努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比银行更令人崩溃。因为银行只能老老实实地做帐,低吸存款、高放贷款。没有多少成本花头可言。只需要看看银行业的利润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就可以知道多少企业其实是在为银行打工。
可怕的垄断油企呢?他们可不是这样。他们大可以一如继往地叫着亏损——毕竟他们的炼油原料多来自于进口的原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垄断油企的炼油成本。尽管大众都知道自己为垄断油企打工,但利润表上垄断油企还是能大叫委屈。
一组数据可以显示他们的委屈。中石油、中石化已经公布2011年业绩。据公开资料显示, 2011年中石油炼油业务经营亏损600.87亿元,其加工原油984.6百万桶,原油加工负荷率达到92.0%,生产汽油、煤油和柴油共8715.0万吨。2011年中石化共生产成品油1.28亿吨,炼油业务经营亏损为348亿元。粗略统计,中石油每万吨成品油约亏损690万元,中石化每万吨成品油约亏损270万元。
两家企业炼油业务真能亏损如此多?亏损全能推给全球油价上涨吗?不妨仔细大家不妨算算三大数据,就能知道其中猫腻。第一个,近几年来中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多少?第二个,近年来,全球油价波动多少?两相综合可知——海外采购成本的实际增长幅度远低于原油上涨幅度。第三个,中国成品油价格上涨多少?由这三组数据可知——涨价是采购成本所致,还是另有他因。
涨油价,这个明眼人自知。几年前,打着改革之名,打着费改税减负之名,中国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结果,《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至今,上海93号汽油仅上涨了59.344894%(仅指上海93号汽油);而全球油价离最高点跌了15%左右。
等待中国油价破10
接下来,我们只能静待,等待中国成品油价突破10元大关。
当然,聪明的垄断油企们深知这需要新的玩法。因为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他们已经无法达到这一目标。
因为全球油价未来两年内可能不再会出现如此惊人的涨幅了。至少海外机构这样认为。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代理署长霍华德·格伦施佩希特3月29日在国会作证时表示,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上涨,不过明年将小幅回落。具体而言,预计今年原油价格将从2011年的每桶102美元上升至约115美元,2013年将小幅回落至110美元。————目前全球油价正在100美元以上。
当油价不再大幅上涨后,垄断油企将等到有利于他们的改革。有消息称,原来22个交易日的定价机制将缩短,可能缩至10至14个交易日。改革的理由,诚如官方所言,《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调价周期过长,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涨落等。
改革的真正含义,你懂的。不就是垄断油企曾经错过多次涨价的机会吗?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油价。在22个交易日内,全球油价曾经大幅上涨过。无奈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几天,最有希望导致中国成品油价格涨价的几天,全球油价再度回落。
如果未来几年全球油价不再大幅上涨,如果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再次改变。那么更改游戏规则后,下游企业和消费者们会发现——O,原来再次被“二”了。
等着吧。我期待看那个全球油价不再创新高,但中国成品油价格再创新高的时代。